嗨,大家好啊。我是十步。
友情提示,这篇文章都是干货,
想买医疗险的朋友一定要耐心读完哦~
要说重疾险、寿险、医疗险、意外险这四大险种,各有各的用途,各有各的保障。
除了意外险能用几十块钱就搞定之外,最便宜的就要属医疗险了。
医疗险,价格便宜,保障还高,大的小的医疗支出,买对了都能报销。
不过难就难在怎样挑选一份合适的医疗险。
虽然它价格便宜,但是我们也没必要乱买呀。
毕竟花的是自己的钱,好钢要用在刀刃上。
提到医疗险,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是国家医保。
千万不要说”有了社保就不需要商业医疗”这种话,
因为你还没有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。
社保本身有很多限制,首先它有起付线,必须达到一定的金额才给报销;
其次它有报销上限,年度报销是存在限额的;
最重要的它还限制报销范围,很多治病需要的进口药、特效药是没办法进行报销的。
而商业医疗险恰好可以弥补社保的种种缺点,
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特需病房、专家会诊、进口药品,
商业医疗险可以帮你解决大麻烦。
下面开始进入正题,如何正确的挑选医疗险?
01、报销范围
商业医疗险无非就是保门诊或者住院,
十步的建议是,门诊险看心情,重要的是住院医疗。
很多人都格外纠结报不报销门诊这个问题,
说实话这一点根本没那么重要。
人生在世,免不了感冒发烧的小毛病或者磕磕碰碰的小意外,
通常这些情况只需要去医院排个队、挂个号、看个门诊就能解决,
支出的费用我们也完全都能承担得起;
可住院可能就会涉及到高额的治疗费用,
因此住院比门诊的风险更高,我们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住院医疗险。
其次就是医疗险的报销范围问题。
一定要选择不限制社保用药的医疗险!
突破社保的保障范围,明确报销进口药和器材的费用
有时候不是我们故意选择贵的用药,
而是只有贵的、进口的、海外的用药疗效更好罢了。
除了基本的住院医疗费用,
有些医疗险还会报销救护车费、加床费、重症监护室床位等等,
因此买医疗险首先就要关注医疗费用的报销范围。
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,
就是报销比例,
某些特定治疗项目有可能不是100%报销,
在挑选的时候需要额外关注是否有类似的说明。
02、保额
医疗险属于报销型产品,花多少报多少,用多少赔多少
一般住院医疗险的保额都在 1 万 – 600 万之间。
保额的选择切记两个极端,
第一不要选择保额过少的,毕竟现在住院成本越来越高,稍有不慎,花费几乎就是蹭蹭的。
第二不要认为保额越高越好,保200万的并不比保600万的差,因为过高的保额只是一个噱头,普通人哪怕生了重病,治疗费用也就是百万元左右。
如果想要比较全面的保障,
十步建议用小额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作为搭配,
这样无论大病小病,都不用再去担心“钱”的问题。
需要注意的是,
大部分医疗险对就诊医院也是有要求的,
一般只能在二级以上(含二级)的公立医院的普通部。
如果需要私立或公立医院的特需部、
或者是其他一些国家的医院进行治疗,
可以考虑选购某些中高端医疗险。
03、免赔额
免赔额即起付线,对于小额医疗险来说
0 免赔额自然是更好的。
倘若免赔额就设置为3000元,
那么将有大部分的医疗费用无法得到报销,
剩余可报销的部分其实也就更少了。
不过对于百万医疗险来说,
通常都会设置1万元的免赔额度,
也就是超过一万的部分报销,一万以下的自付。
尽管这会过滤掉大部分的理赔,
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,百万医疗险的保费才较低。
花几百元钱就能享受到几百万元的保障无疑是非常值得的。
毕竟一万元,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额度,
这一点小小的代价和后续治病花费几十万元相比,
显然是无足轻重。
04、续保
无法保证续保一直是医疗险被人诟病的问题。
目前市面上最长时间的保证续保产品是6年,
也就是6年之内,没有任何产品风险。
但是6年之后,仍然可能面临着产品停售的风险。
保险公司出于风险考虑和通货膨胀等问题,
并不愿意保证续保。
因此那些1年期的产品,不管是“承诺续保”还是“可连续续保”
都无法对抗产品停售或下架,
一旦产品停售,就面临着重新挑选产品、重新进行核保的麻烦。
所以十步建议重点关注续保条件好的产品,
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
多年的确实比1年的更值得考虑。
05、一些细节
等待期,一般是30-90天,
理论上讲等待期都是越短越好。
一旦等待期内被确诊疾病,
医疗险都是不赔付的,
因此过了等待期再去体检吧,
否则真查出什么问题,
除了不能理赔,后续买保险都成了困难。
如果是由于意外引发的治疗则无等待期,
这一点大家放心。
还有医疗险的一些增值服务
比如直付/垫付功能。
一般医疗险都是花多少报多少,
你得先有钱看病,才能报销。
不过倘若有垫付功能就完美了,
比如复星乐享一生百万医疗险
在住院前保险公司就会提前向医院垫付预定金
我们自己再掏剩下的医药费,
等出院之后再向保险公司进行报销,
保险公司扣除最初垫付的押金之后,赔偿剩余的部分。
再比如还有就医绿色通道、
免费专家二次问诊等等。
比较注重这些附加服务的人群在选购时可以重点比较一下。